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吉安站长网 (https://www.0796zz.com.cn/)- 科技、图像处理、媒体智能、办公协同、操作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买家秀”社区升级为“逛逛”

发布时间:2020-12-03 14:47:02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 11 月 23 日-12 月 22 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暂停上市背后:各方财富暂落空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

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 11 月 23 日-12 月 22 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暂停上市背后:各方财富暂落空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吗?蚂蚁集团的股东们还有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变现的机会?

  多位受访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蚂蚁集团 IPO 和暂停上市背后,是股东和各方牵涉者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 IPO。

  关于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的穿透问题,可能也会成为其未来符合上市条件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其最终股权穿透图可能不会公之于众,但是监管层需要掌握这些信息。”其进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股权穿透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施。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股权穿透都是比较明晰的,而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来,近年来,公司上市后大批的减持变现,是影响公司难以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 2.1 万亿市值的庞大 IPO 项目被叫停,蚂蚁集团原始股东和员工们预期可实现的财富梦想,暂时搁浅。

  根据蚂蚁集团公开资料,2015 年- 2018 年间,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

  A 轮融资发生于 2015 年 6 月至 8 月期间,当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北京中邮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春华资本等 12 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融资,这些股东合计出资 192 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 2600 亿元。

  2016 年 5 月,蚂蚁集团进行了B轮融资。彼时,置付(上海)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上海麒鸿投资中心、中金甲子等 16 家投资者参与了该轮融资,其合计出资 291 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蚂蚁投后估值约为 3900 亿元。

  2018 年,蚂蚁集团在境内外进行了两轮融资。在境外,蚂蚁国际引入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 45 家境外投资机构,蚂蚁国际向这些机构合计发行了 18.38 亿股,交易对价为 103 亿美元。在境内,其向北京创新成长企业管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北京千舜投资公司等融资 218 亿元,投后估值升至 9600 亿元,折合约 1500 亿美元。

  按照A轮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和蚂蚁集团最终估值测算,如蚂蚁集团此番能顺利上市,A轮投资者五年投资收益有望达到 10 倍,从 192 亿元涨至 1920 亿元。

  对于那些期望依靠股权激励获得资产增值的员工而言,数百万财富也暂时化为泡影。
 

让郭剑辉一度有些苦恼的原因是,在这种二三线城市的创业公司,一位技术负责人想要有好的职业发展,除了技术好之外,还需要更多的“软技能”。比如他要和市场人员一起写方案、拿项目,和B端和G端的客户直接对接——在大公司,这更多是市场部、产品部才需要深度参与的内容,郭剑辉此前并不擅长。

  造成这种定位差距的原因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缺乏优质高校,因此 IT 技术人才的供给很少,从而缺乏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更多是解决软件服务的场景,工作内容也是“项目制”的。在技术壁垒不高的情况下,公司为了生存,就需要花更多时间打理关系,从而拿到项目。

  “了解招聘市场的人会知道,一线城市有大量 To C 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人们擅长处理高并发等技术问题,并且不断迭代;而二三线城市更多需要的是做软件系统的人,是 To B 的,对于程序员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才模型。”鲍艾乐说。

  在她看来,去二三线城市找工作之前,程序员们最好先充分了解当地的产业现状,可优先选择本地“优势产业”,比如成都的游戏类企业,珠三角地区的软件类企业,以及江浙沪的电商、直播类企业。此外,大国企的信息化部门也是一个稳定系数比较高的选择。

  不过郭剑辉提到,像他这样在一家非一线城市的创业公司工作,没有 24 小时 oncall 和被 996、007 支配的恐惧,精神压力也小了很多。

  “二线城市很难碰到一个有海量用户的场景,流量也没有多大,甚至都不会出现高并发的现象,你不用拼命抢占市场、争夺用户资源,所以开发人员的压力小,更容易实现 WLB(work life balance),这也是很多中年互联网人不惜奋斗到头发掉光而追求的生活状态。”虽然他有些遗憾自己没有像一些技术专家一样在技术领域持续深入,但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已经摆脱了码农的 35 岁失业恐惧,在公司里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从“吃青春饭”过渡到“事业”上。

  “技术”是行业从业者普遍存在的焦虑。对于身处二三线城市的程序员来说更是如此。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通常也是技术牛人的聚集地,无论是公司内部讨论还是民间的交流活动,IT 气氛都比二三线城市浓厚,同时二三线城市的生活节奏更为安逸,因此不少程序员也会丧失探索新技术的动力。

  然而,如果放松对新技术的学习,二三线城市的程序员也很可能会遭受从一线城市来的“后浪”的降维打击。

  为了避免掉队,很多程序员会通过社群、知识付费等方式,让自己的技术进步速度和一线城市看齐。“其实学习这件事和城市无关,现在上班时间少了,反而有更多时间看书,研究新技术,在一线城市,你可能光忙着写代码搬砖了。”徐跃说,同时让他欣慰的是,最近几年金华陆续建成了多个科技园,阿里、百度的运营团队也在其中,让这里 IT 气氛多少有些改善。

  03

  有人回到一线城市,有人成了“斜杠青年”

  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是,来到二三线城市要做好克服“失落感”的准备——不那么高效的工作流程,不那么创新的技术,不那么野心勃勃的公司愿景,与不是大牛的人共事,锐减的薪酬和福利,以及不那么“酷”的生活圈子。

  “尤其对于程序员,回老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选择,而是一系列的组合选择,要调研好是否有匹配的岗位,如果需要团队协作,还要看当地有没有这个环境,生活层面也要考虑,虽然都说二三线城市岁月静好,但你去了以后是否真的‘静’得下来。”鲍艾乐说。

  对二三线城市的种种水土不服,也让一些码农“逃回”了一线城市。

  郭剑辉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某公司用几个月的时间挖来一线城市某大厂的总监,仅猎头费就高达数万元,然而半年不到,这些总监就陆续离职回到一线城市,他们无法适应薪资待遇、公司气氛和工作方式上的落差,这与他们的职业规划不符。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