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吉安站长网 (https://www.0796zz.com.cn/)- 科技、图像处理、媒体智能、办公协同、操作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律师解读商家、物业和车企采集人脸信息

发布时间:2021-03-25 12:22:4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某社区居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居民带好手机、身份证、购房户带房产证、租户带租房合同,4 天内在指定地点注册登记。通知中还附上了智能门禁注册流程。所谓的智能门禁,就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打开门禁,取代原先传统的门禁卡的方式。 2021 年 央视 315 晚会曝光

某社区居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居民带好手机、身份证、购房户带房产证、租户带租房合同,4 天内在指定地点注册登记。通知中还附上了智能门禁注册流程。所谓的智能门禁,就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打开门禁,取代原先传统的门禁卡的方式。

2021 年 “央视 315 晚会”曝光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 等多家知名商店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用以识别监控营业场所范围内自然人的性别、年龄,甚至用户心情,达到精准营销目的。央视 3·15 晚会曝光后,科勒等商家连夜整改,拆除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并向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致歉。

同样,在智能汽车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人脸、车内活动等个人隐私和信息被采集,存在泄露风险也正逐步引发消费者的担忧。近日,有用户向特斯拉 CEO 马斯克询问,特斯拉的车内摄像头是否可以检测车主的目光。马斯克对此直接回答 “Yes”。这也是特斯拉首次承认车内摄像头可以采集车主在车内的信息。

李学军律师表示,众多消费者的人脸识别信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 “偷走”,消费者在震怒之后,还要面对的人脸识别信息泄露或被滥用的风险,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商家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使用变得异常便捷和简单,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商家在利用海量的个人信息对目标群体做人格画像,实施精准营销的同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是对消费者实施的侵权行为。

此外,因人脸识别广泛用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领域,一旦人脸识别信息泄露,无异于将支付密码、密钥、指纹、或电子签名泄露给他人,并且无法更改,将给消费者带来极大资金支付安全隐患。因此,商家违法收集消费者人脸识别信息的社会危害后果极其严重,且风险难以预测。

就银行业而言,尽管目前人脸识别信息还没有作为支付结算的安全工具使用,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已作为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电子银行和自助机具(如柜员机等)的客户身份识别系统。尽管人脸识别信息的泄露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有无危害及危害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和论证,但是毫无疑问,一旦不法分子将公民的人脸识别信息与其他个人信息连接使用,将为不法分子诱导公民自行操作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在汽车制造领域,车企往往将摄像头设计安装置于车内,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驾驶人员的面部表情,虽然名义上用于防止疲劳驾驶,但是是否还有其他用途,全在车企的掌握之中。车辆采集驾驶人员的面部表情后,不是在车内进行数据的分析,而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