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吉安站长网 (https://www.0796zz.com.cn/)- 科技、图像处理、媒体智能、办公协同、操作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HTTP缓存机制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1-03-06 17:44:5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商缓存 又称对比缓存,客户端会先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到一个缓存数据的标识,得到标识后请求服务端验证是否失效(新鲜),如果没有失效服务端会返回304,此时客户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所请求的数据,如果标识失效,服务端会返回更新后的数据。 小贴士: 两类缓存

商缓存

又称对比缓存,客户端会先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到一个缓存数据的标识,得到标识后请求服务端验证是否失效(新鲜),如果没有失效服务端会返回304,此时客户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所请求的数据,如果标识失效,服务端会返回更新后的数据。
 

小贴士:

两类缓存机制可以同时存在,强制缓存的优先级高于协商缓存,当执行强制缓存时,如若缓存命中,则直接使用缓存数据库数据,不在进行缓存协商。

缓存的方案

上面的内容让我们大概了解了缓存机制是怎样运行的,但是,服务器是如何判断缓存是否失效呢?我们知道浏览器和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时候会发送一些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我们称之为HTTP报文。报文中包含首部header和主体部分body。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就包含在header中。boby中的内容是HTTP请求真正要传输的部分。举个HTTP报文header部分的例子如下:
 

们将对HTTP报文中出现的与缓存规则相关的信息做出详细解释。(我们依旧分为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两个方面来介绍)

强制缓存

对于强制缓存,服务器响应的header中会用两个字段来表明——Expires和Cache-Control。

Expires

Exprires的值为服务端返回的数据到期时间。当再次请求时的请求时间小于返回的此时间,则直接使用缓存数据。但由于服务端时间和客户端时间可能有误差,这也将导致缓存命中的误差,另一方面,Expires是HTTP1.0的产物,故现在大多数使用Cache-Control替代。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有很多属性,不同的属性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private: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 max-age=t:缓存内容将在t秒后失效 no-cache:需要使用协商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 no-store: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

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需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缓存。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缓存标识与数据一起响应给客户端,客户端将它们备份至缓存中。再次请求时,客户端会将缓存中的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此标识判断。若未失效,返回304状态码,浏览器拿到此状态码就可以直接使用缓存数据了。 对于协商缓存来说,缓存标识我们需要着重理解一下,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它的两种缓存方案。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