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基石
三星的 Bixby 键则是侧键的另一种失败的例子,这颗自 Galaxy S8 起就引入的独立语音键,专门放在了靠近音量键的位置,起初是希望让用户快速唤醒、直达 Bixby 语音服务。 但这颗侧键最终也引发了用户的不满,主要原因还是 Bixby 本身的表现不太理想,以至于这颗按键被闲置的概率很高,并愈发凸显出没有存在的必要。 之前,很多用户希望三星能开放 Bixby 键的自定义功能,让它能够变成拍照的快门键,或是截图键等,为其它功能所用,但三星并未给出这样的选择。
到现在,你在 Note10、S20 和 Note20 等近两年的三星旗舰机上,已经看不到独立 Bixby 键的身影了。对三星来说,去掉这个多余的设计,大概是一个比让它变相留下来更好的选择。 如今,能坚持将静音键留下来并做成独立开关的,似乎就只剩下 iPhone 和一加手机了。 功能单一,侧键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侧键数量的不断减少,和手机追求无开孔设计形态有关。不管是当年魅族、vivo 尝试做的无开孔概念机,还是像 Mate30、NEX3 等瀑布屏手机上的压感键,都是在想办法摆脱按键结构。 与此同时,现代手机的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就连四周的实体按键也开始在材质和配色上,有意识地与机身进行融合,而像 Google Pixel 3、4 这类有意将电源键做成其它颜色的手机,也不过是把它当作装饰点缀。
这种设计导向的思维也曾走向过一个极端,诞生出非常另类的形态,比如当年锤子的 Smartisan T1 手机。 再来谈谈应用的问题。 很多人质疑5G都商用大半年了,5G网络的建设规模也达40多万站了,但至今5G网络还没出现成熟的、规模的应用,更别提改变世界的杀手级应用了。根据这一点就能反推,5G根本就没有太多市场需求,这种技术进步是一种"伪进步",甚至还有人把5G比作是新的"铱星计划",注定要破产的。 这一点不用多谈,5G网络不只是为了给普通用户上网、打电话、看看视频的,其更多的是为了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VR/AR、智能家居、海量物联等产业,全方面来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而此前运营商建设5G基站时,5G标准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标准(R15)冻结,R15标准是5G的一个基础版本,仅解决了5G三大场景中的增强宽带场景(eMBB),所以很多运营商甚至以NSA的方式来建设5G,只为了实现网速更快。 可能会有人说,速率容量这项指标,4G通过载波聚合的方式也可以实现,但是,要做到如此高的速率容量,需要在现有载频上增加多少块,现有频段能不能满足那么大的扩容需求,干扰等问题怎么解决,设备支不支持扩容,等等,会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不会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估计做到一两个站很容易,但是大规模的不太现实。 还有人会提出没那么大的频谱,我可以用其它高频段的来实现。是可以实现,但需要新增设备,而且不同频段覆盖范围不一样,还得重新规划。只为了增加容量就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才是最不可取的。 端到端时延那么低现有4G网络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是新增模块也做不到。移动性方面现在能够做到350Km/H,但通化质量和速率不高。 4G做不到这些,但5G网络能够做到,这就是进步,有这个结果就值得我们做5G网络。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不应该考虑太多,要考虑也是国家层面来统筹考虑。 还有人说,5G的功耗问题怎么办,如此严重的功耗会导致其大规模建设部署遭遇严峻的考验,财大气粗的运营商都可能被5G的电费拖垮。光从功耗过大这个问题,就能断言5G不是一种先进技术。 事实上,虽然我们从很多报告、分析数据中都看到了5G基站的功耗绝对值在增加,但是他们都忽视了一点,5G的能效比是远远高于4G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功耗相同的情况下,5G传送的信息容量将是4G的几十倍,每bit数据的耗电量是大幅下降的。
举个直观的例子,5G基站下,每1度电可以供你下载5000多部超清电影。而在4G时代,同样的电量仅能下载200部不到。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