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ind解决蛋白质折叠难题!
历史很相似。李学凌走了另外一条路。 放弃 YY 直播的决定似乎不难做出。从欢聚在海外一系列的动作及李学凌近两年的关注点来看,这早已不是他重点关心的业务了。 2020 年 5 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学凌表达了不少关于直播和短视频的强势观点。他认为在直播领域,欢聚在全球看不到竞争对手。在短视频领域,也就是欢聚旗下业务和 TikTok 两家公司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和发展国内娱乐业务时的低调相比,这类论调可谓自信满溢。 经历了 YY 语音的成功,国内直播的火热,欢聚来到发展第三阶段,成为一家布局海外的公司。目前来看,很难说它最后会成为谁。但可以肯定的是,曾在腾讯的阴影下成长,现在有机会去海外做一遍即时通讯,无疑是个可以扬眉吐气的事。 当然,这难度也不亚于面对国内的一片红海。
尽管 Bigo Live 拿出了亮眼的数据,最新财报显示,其在全球市场的排名和商业能力再次得到增长。但在直播领域,显然它还未形成超强碾压力,猎豹旗下的 LiveMe、Uplive 等一众直播软件,均在不同市场发力,行业依旧处于激烈竞争阶段。在短视频方面,TikTok 在美国市场的问题悬而未决,而另一个 TikTok,面临的麻烦显然也不会少。 从网站到工具软件,再到今天的产品工厂,这都验证了,李学凌的野心不止直播。工具之外,和内容、社交、社区有关的生意,他似乎都有兴趣。 而国内的业务,多半呈放弃状态。在 2018 年 Q4 财报中,欢聚提到,已与 9377 游戏达成协议,将在线游戏业务注入后者。算是终于剥离了这块营收连年下滑的老业务。 2019 年开始,李学凌称全球市场取得了成果,接下来的战略是人工智能和全球化。全球化的信心来自于增长的数据,同时也来自于,他自认,向用户收费的模式更好。 人工智能的战略不新鲜,这也正是字节旗下产品和拼多多及更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内践行的方向。它还有个更好理解的,更用户向的名字,算法推荐。 然而,离开流量红利见顶、直播不再火热的国内市场,欢聚真的走入一片蓝海了吗? 03 挑战与隐忧 在李学凌创业早期,雷军曾告诉他要 go big market。目前还未验证直播在海外是否是 big market,但可能性很大。在全球在线娱乐市场存在变数的当下,未来谁是老大,谁也说不准。 李学凌的兴奋也体现在了他对海外业务的最新规划中。 按他的设想,几大业务中,最有希望的 Bigo Live 在北美、欧洲、中东和日韩澳新这 4 个地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做到和 YY 一样的规模。由此,他得出结论,未来 Bigo Live 的总营收规模将至少是 YY 直播的 4 倍。 这个论证和他 15 年前离开网易时提出的一个设想出奇地接近。
15 年前,李学凌认为垂直化媒体会成为未来趋势,如果把网易的房产、游戏、汽车和科技 4 个频道独立出来,几年后网易将会有 4 个上市公司,每家都是领域老大。网易没有按照李学凌的想法来实践。 我是完全没预料到这个结果,之前我也查了一些案例,很多其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如果法院判决恢复劳动关系后,即便是派给你一个闲差或者边缘的岗位,也一般都会遵守,很少像京东这么不讲道理的。 我当时和京东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到 2021 年 6 月到期,我也不想继续打这个要求恢复劳动合同的官司了,都打了一年半了,即便我再打赢了,他再给你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根本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但我还要打下去,我要求他们赔偿我的工资。 我不后悔,真的。一开始,(打官司)我信心也不大,带有赌的成分。但我这个人就爱较真,豁出去了赌一把。 家里人一开始也很气愤,支持你,但后面一拖拖了一年多,也会有一些矛盾,尤其是老家的父母,一听说你打官司了,还都以为你怎么了。 很多在京东的同事也都没联系了,也理解人家,你自己在这打官司,人家怎么跟你聊天?
最近,我开始尝试投递一些简历,也都是互联网公司,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太大,38 岁了,或者是我打官司这事儿,都没什么回应。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