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不还有了科学催账技术
薄弱的技术基础也决定了 AMD 的“小”,公司总体员工数量 9000 多人,不到英特尔 10 万人的十分之一。另外,AMD 在消费级 x86 CPU 的市场份额到 2019 年第四季度也只占到 15.5%,竞争对手英特尔占据 84.4%。 但就是这样一家技术基础薄弱的“小”公司,在 20 年前曾超越过英特尔。 千禧年的辉煌 虽然 AMD 在成立初期技术基础薄弱,仅仅只是为厂商提供逻辑芯片构成模块,顶多模仿其他厂商的产品而无自主的知识产权,不过在模仿的过程中,AMD 逐渐积累技术经验,到 1970 年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逻辑计数器,AM2501。 AMD 真正开始进入微处理器市场,是在 1971 年英特尔推出第一款微处理器 4004 的 4 年之后,也就是在 1975 年推出了 AM2900 系列处理器。之后 AMD 迅速扩展生产线,于 1976 年 6 月凭借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成为获得军事及航天认证的集成电路公司。 不过,这一时期的 AMD 还只是靠逆向英特尔的处理器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也没有真正同英特尔展开竞争。 即便是这样,英特尔也开始感受到 AMD 的威胁。 英特尔在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基于 x86 架构的 8086 处理器之后,一直不肯将其授权给 AMD。当时的 PC 制造商并不多,以 IBM 为主的 PC 制造商要求 x86 处理器能够提供第二供应商,为了获得 IBM 的订单,英特尔不得不在 1982 年同 AMD 正式签署协议,将 x86 授权给 AMD,同时也延长了同 AMD 的交叉许可协议。 到了 1984 年,英特尔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决定不再向 AMD 提供产品细节,AMD 就此向法院提起仲裁。之后 AMD 一边诉讼一边积累经验,1991 年和 1993 年分别基于英特尔已经发布的 x386 和 x486 重新开发,推出了 Am386 和 Am486,Am486 相比于 Am386,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保持了性能上的提升。 这场诉讼最终在 1996 完结,AMD 获得英特尔 x386 和 x486 微码的使用权,但没有获得下一代的微码使用权。不过也正因如此,AMD 开始自主研发微架构,真正走向同英特尔互相竞争的道路,也正是在这之后,AMD 开始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AMD 终于在经历了模仿别人的技术并尝试自主研发、同英特尔合作并逆向英特尔的技术、被迫放弃英特尔的微码使用权之后,开发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架构。 1999 年,AMD 推出崭新的 K7 Athlon,早于英特尔率先进入 1Ghz 时代,历史上第一次自研处理器的性能超越英特尔,改变了处理器市场的格局。 Athlon 有多强?从时间维度上看,这一系列 CPU 一直沿用至今,足以证明其创新性和前瞻性;从空间维度上看,当时英特尔不久后推出的竞品 1.13Ghz Pentium III 不仅没有在性能上战胜 Althon,还因为盲目堆高频率而大规模紧急回收。 延续 K7 的开创性,2003 年,AMD 的 K8 处理器作为世界上首个支持 64 位的处理器,再次惊艳四座,而彼时的英特尔却在 Pentium 的升级上遇到困难,性能上不去,发热严重。 2005 年,AMD 发布首款双核心处理器 Athlon 64 X2。
2006 年,AMD 第一次占据了全球一半的处理器份额市场。 Airbnb 及酒店业本质上是满足客户短期住宿的需求。引发短期住宿需求一般有三种:旅游、出差、探亲。探亲需求规模相对较为分散;出差市场相对稳定,传统酒店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产品;对于 Airbnb 而言,增长还需围绕旅游来进行。前面提到,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完全恢复可能需要4~8 年甚至更久。出国旅游的可能性基本被冻结,被疫情压抑的旅游需求只能通过国内游被满足,因此未来几年旅游业的增长重心一定是围绕如何激活内需展开。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逐渐形成了“八横八纵”的高铁网。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旅游目的地主要以交通和相关配套更加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和名胜景点为主。而高铁带来的便利性正在让旅游目的地逐渐“去中心化”,消费者“3 小时”可达到范围更广,旅游目的选择更加自由。
同时,由于大众点评、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有着丰富的城市个性化体验分享,消费者更易制定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方案。“景区”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以前旅游是为了在景点“打卡”,现在旅游更注重体验。原来的“景点游”正在变成“生活游”。换句话说,国内三四五线城市的旅游住宿需求将成为短期住宿行业的新增长点。 而在中国恰恰这一点难以实现:中国人大多数的居住环境都是 apartment,没有像国外有大量的 house。某种角度上看,中国绝大多数民宿都是“伪民宿”,缺乏生活气息与体验,还有很多房子是职业房东或二房东来经营的,这就和普通的酒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另一个是消费文化差异。国外流行的“沙发客文化”可以接受住宿者与房主共处一室,而国内却缺乏这种文化基因。
最后是缺乏流量导入,在中国 Airbnb 缺乏一个能够起到像当初 Craigslist 一样作用的流量来源。加之 Airbnb 进入中国时采取高端旅游市场定位策略,没有主动引导更多有效流量。如果想在中国遍地开花,流量也是 Airbnb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