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登上《时尚先生》杂志封面
苏姿丰精准指出 AMD 的问题: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发展了太多的产品,没有清楚的目标与焦点。苏姿丰同时认为在未来高性能计算都是 CPU、GPU 最重要的诉求,因此 AMD 之后便加大了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投资,放弃当时众多芯片公司正在追逐的基于 ARM 架构的服务器 CPU 的研发。 在苏姿丰的带领下,AMD 聚焦高性能计算,这才有了后来的 Zen 架构,才有了 AMD 的二次崛起。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 SIA 将今年的罗伯特·诺伊斯奖颁发给了苏姿丰,这一奖项用以表彰在技术或公共政策领域对半导体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导者,足以证明苏姿丰对 AMD 的发展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贡献之大。 那么,未来的 AMD 又将走向何方呢?能否保持如今的成绩而不重蹈覆辙?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宣布收购赛灵思,是 AMD 决定在数据中心上进一步发展的野心,也反映了如今 AMD 的灵敏“嗅觉”和前瞻性,这是在一个产品迭代速度极快的行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不过,上一次收购让 AMD 差一点不堪重负,花了十年的时间重新调整状态,因此不由得让人怀疑如果此次 AMD 成功收购赛灵思,是否会再次重演历史。
而对于玩家而言,自然是希望 AMD 能够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同英特尔展开竞争,能够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谁又不想喊一句“AMD,YES!”呢? 不过,半导体市场竞争残酷,如果无法保证自家处理器的更新速度或者无法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就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第一次取得辉煌之后的 AMD,也有陷入泥潭的 10 年。 十年至暗时刻 情况是从收购 ATI 开始变得不对劲的。 彼时的 AMD 凭借着真双核,名声大噪,正计划向 GPU 进军。在 2006 年宣布以 56 亿美元收购 GPU 公司 ATI,尽管这一决定让 AMD 成为当时第一家同时拥有高性能 CPU 和 GPU 的厂商,但也让 AMD 陷入经济困境。 被收购后,ATI 的 GPU 市场份额开始下降。而英特尔在 2006 年提出 Tick-Tock 战略,即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保持两年一次的制程更新。当英特尔推出基于这一战略的第一款产品 Core 2 系列处理器时,就凭借其全新内核架构性能追平甚至反超 Athlon K8。 虽然在 Athlon K8 被追平之后,AMD 陆续推出 Phemon 系列处理器,从 K10 架构再到推土机(Bulldozer)架构,但 AMD 的这些产品大多只能凭借性价比和更多的核心来吸引消费者,无一例外都被英特尔击败。 从理论上讲,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推土机核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每个模块中用两个整数单元和一个共享浮点单元,且整数单元都各自配备了一个调度器,以便实现两路线程,AMD 将这一多线程技术称之为“CMT”。但这一设计的实际表现并不能令消费者满意,甚者还被认为是虚假宣传。 这一时期,AMD 的 CEO 也变动频繁,从 2008 年鲁智毅辞职到 2011 年 Dirk Meyer 被取消任职。且在 Dirk Meyer 任职期间,AMD 为减轻财务压力,在 2009 年正式剥离其芯片制造部门,也就是如今的 GlobalFoundires,成为了一家 Fabless 公司。 之后 Rory Read 加盟 AMD,重组公司债务,引入新合作,AMD 才慢慢开始重回正轨。不过由于 AMD 专注的市场过多,本就不大的公司精力被分散,导致无法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 AMD,YES?
2014 年,AMD 原 COO 苏姿丰博士接任 CEO。苏姿丰在麻省理工大学念完本硕博之后,先后在德州仪器、IBM、飞思卡尔任职,兼具技术和管理经验。当时苏姿丰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任 CEO 是自己一生中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住宿体验是旅游体验中的重头戏,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是基本需求,漂亮舒适而富有人情味的房间更是是旅行体验的加分项。去三四五线城市旅游如果想要有不错的住宿体验,可以先看有没有连锁的精品酒店,如果没有覆盖,就只能选择当地的五星级酒店,但是价格更贵。直到 2020 年初,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也仅有 26%,对比美国已经达到 70%。而这些连锁酒店也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因此目前对于国内旅游市场而言,三四线城市的住宿配套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住宿体验的要求。但同样,国内的“伪民宿”同样无法很好的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Airbnb 更应该在传统酒店和“传统民宿”找机会:平衡渐进。 模式红利
Airbnb 的模式并不新鲜,但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Airbnb 模式的独特点在于强调:live like the native,即非标准化的旅游住宿体验。前面提到在中国市场,Airbnb 实际上的竞争对手是四星左右的星级酒店或者精品酒店,同样的价格梯队,酒店可以带来更加安全、干净、有保障的住宿服务。因此,Airbnb 在中国业务增长破局点在于:如何清晰定义 native?又如何通过在保持模式特点的前提下,降低客户的决策成本? 真正的虾米音乐粉丝,只要打开自己的 App 界面就可以证明。注册年限、听过的歌曲数量,无一不是最好的证明。
“虾米音乐将于明年 1 月关闭”,这条官方未下场辟谣的消息在音乐圈迅速发酵,更难过的是那些粉丝:大家都不想告别,但所有人都明白,即便不是这个时间,虾米音乐也正在被遗忘。 (编辑:吉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